那个叫母亲的客人
正上班时,婆婆打来电话,说家里来了客人,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。
手头正忙着呢,实在走不开,但是,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,要不然太失礼了。于是吩咐婆婆,到餐馆点好菜吧,我一下班就赶过去。
结果,电话刚挂,婆婆又打了过来,说,客人说了,就在家随便做点吃,你要是忙,就不用回来了。
这怎么能行呢?这太不像话了!
但是,婆婆一报出客人的身份,我就坦然了。客人是母亲,既然是母亲,那也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,怎么着都行。
于是,那天的午饭,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,两菜一汤,极其简单,而我,则约着同事们一起用餐。
晚上下班回家,母亲已经离去,客厅里,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,吃的穿的用的,什么都有。
我看着那些东西,想着母亲在我家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,心里,忽然就难过起来。
和朋友谈起这件事,没想到,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忆。
朋友说,她是个不喜欢做家务的人,平时在家里,连茶杯都懒得拿,但是,家里一旦来了客人,她就脱胎换骨,变成另外一个样子。
她会给客人沏一杯茶,即使别人说不喝,她也一定要坚持沏上,那些水果零食,她也鼓励客人随便扔,不用讲究。她觉得,人家到自己家做客,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,不然,下次谁还来呀。
于是,每次客人一离开,她就要忙乎半天,拖地,洗茶杯,收拾茶几,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,但为了客人开心,她忍了。
那次,母亲来看她,一进门,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,给母亲拿出水果,却又生怕弄脏了客厅,就不停地嚷嚷:“妈,小心点,别把汁儿弄到地板上。”吃饭时,也不停地说,别把饭粒洒到地上,别把汤洒到桌子上。
总之,她的要求无止境,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,为了保持地面干净,不让女儿清扫,索性,早早地离开。
母亲离开后,看着一尘不染的家,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。
还有位朋友,是个热心肠,只要有客人来,哪怕只是泛泛之交,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,全心全意相陪,把当地的小吃吃遍,把名胜古迹游遍,生怕客人不能尽兴。
这样的热情,自然让她人缘超好,找她当向导的人,也越来越多。她从来不拒绝,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来,怎么能让人家扫兴而归呢?
那次,母亲从老家来看她,不巧,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,母亲就不停地说:“别请假,工作要紧,我都这么大年纪了,不想出去走,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。”
整整一周,她没有陪母亲逛过一次街,没有陪母亲去看城市里那些美丽的风景。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,直到母亲回家后,她打电话回去,弟弟问:“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啊,妈说了,这次出去,要好好地看看风景!”
她忽然悲从中来,眼泪大颗大颗地落在电话线上。
每个母亲,最喜欢去的地方,恐怕就是女儿家吧,因为那里,有她最温暖的牵挂。作为家庭主妇的女儿们,总是尽一切努力,让客人开心快乐,让客人感到舒适,感到被重视。可是,当母亲来做客时,我们从来没有想过,要让她开心快乐,让她觉得舒适觉得被重视。反倒是母亲,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,宁愿委屈自己,也不愿麻烦主人。
在女儿的家里,母亲比任何客人都实心实意,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。想到这些,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落下来。
戒色语录:
声明: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,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,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立即通知我们(管理员邮箱:douchuanxin@foxmail.com),情况属实,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,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,谢谢!
相关推荐
-
孝道与健康,孝道与财富,孝顺父母要注意三个问题
《孝道与健康》尊敬的各位老师:大家好!不学礼,无以立,我先介绍自己…今天我们讲座的题目《孝道与健康》每次跟很多朋友谈论孝道这个话题,几乎每个人都会讲:“谁还不知道孝养父母?谁还不懂孝道?”但是您要真正问一个朋友:“您说孝是什么意思?”他往往
-
我们与父母血脉相连,福祸相依
我把的经历告诉大家,希望大家以我为戒,文学功底有限,我尽量表达清楚,我也希望大家耐心看下去,对我们广大戒友们肯定有帮助。我现在戒色三个月了,原来走路感觉腰都直不起来,现在身体明显好转,14年肯定会过上正常人的生活,告别腰膝酸软,我坚信.我属
-
蔡礼旭老师:为什么要尊重老人?敬老得福,不敬老折福
恭摘自蔡礼旭老师着作《福田心耕》—青少年要上的十二堂国学课,敬老尊贤篇,敬老得福,不敬老折福为什么要尊重老人?因为我们中华民族常说,一个人有福气可以“五福临门”。大家知不知道五福是哪五福?第一个是长寿。第二个财富,他不贫穷,他有钱乐善好施。
-
父母呼,应勿缓,父母命,行勿懒
【易解】父母呼唤,应及时回答,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,父母有事交代,要立刻动身去做,不拖延或推辞偷懒。郯子鹿乳郯子,春秋时期人。他天性非常孝顺,父母年老,双目失明,听人说喝鹿乳会好,就借了一件鹿皮的衣服乔装成一只鹿,跑到深山里头,混进鹿群中
-
孝顺父母生出的气蕴,是天地间至贵最强的气蕴
让父母越来越坏脾气,恶语讽刺粗暴对自己的原因,正是自己平时爱抵触顶撞父母。父母因为自己不听说教,就越加生气高声恶话。子女呢,态度就更差。于是父母越来越习惯和子女恶语恶气,轻易粗暴。父母经常发脾气毁灭自己的福德。子女又越来越习惯反感父母的态度
-
《父母颂,》被无数孝子疯狂转载!!!
一生一世日月长,云卷云舒两相忘。若问人间谁最苦?最苦莫如老爹娘!一从儿女降人世,千金重担压爹娘。从此不分日和夜,日历辛苦夜里忙。从此不辩净与脏,把屎接尿属平常。从此不知饥与饱,只问儿女饭可香?从此不顾新与旧,只为儿女添新装!七八岁上入学堂,
-
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
周末上电影院看电影,热得不行,提前入场好凉快凉快。坐定,见一对青年男女挽手走了进来。男孩大概二十三四岁模样,肩上挎着他女友的背包,手里拿着一包零食还有可乐。男孩轻声征询女孩究竟坐哪儿合适,女孩没说话,努努嘴,男孩心领神会,随后,两人在距我两
-
女医师30多年观察结论:孝顺的人都很发达,不孝顺的人多挫折!
女医师30多年观察结论:孝顺的人都很发达,不孝顺的人多挫折我认识一位主治医师,在临床工作了一辈子,刚退休。她为人和蔼,很有头脑,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,又善于沟通,别人家的生老病死、家事命途知道很多。她感慨说,在医院里工作30多年,阅人无数,
-
不孝的人都很穷困,孝顺的人才能发达
不孝的人都很穷困,孝顺的人才能发达百善孝为先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,在临床干了一辈子,刚退休,为人和蔼,善与人交往,在医院接触人本来就多,又能与人聊天,知道很多别人的生老病死、喜怒哀乐之事。那晚她感慨,在医院里阅人无数,发现那些孝顺父母的境遇都
-
怎么做,才算是真孝顺?才能真报父母恩?
怎么做,才算是真孝顺?才能真报父母恩?《佛说骂意经》佛说持戒报父母恩“人持戒乃孝顺。报父母恩耳。何以故。不杀万物得长生。不盗物皆富。不淫不乱不欺皆信。不饮酒皆净。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”。------------《佛说骂意经》《根本说一切有部